您好,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!
來源: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(fā)布時間:2020-06-11
《感動中國》是一檔大型頒獎典禮節(jié)目,2019年度由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巖松主持,下面就來看看樊錦詩主持詞和頒獎辭
主持詞:
敬一丹:觀眾朋友,這里是《感動中國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,這是我們第18次迎來《感動中國》。
白巖松:從2002年到2020年,《感動中國》已經(jīng)走過了18年的路程,如果它是一個人,18歲成年了,但是對于《感動中國》來說,卻始終在成長。春天播種,四季收獲。
敬一丹:我們在這里端詳著2019年的背影,一些事色彩紛呈,那些數(shù)字滾動跳躍,那些熱詞還在流行,而那些人給我們內心深處留下深深的痕跡,這一年因他們而不同。
白巖松:這是一個注定與歷史緊密相連的年份,然而,回望過去,我們走過的18年《感動中國》的路程,簡直就是一瞬間。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一位守護歷史的人。
配音:57年前第一次到敦煌的樊錦詩對敦煌就是這樣的印象。1962年,樊錦詩作為北大考古專業(yè)學生到敦煌實習,因嚴重水土不服導致根本無法工作,不得不提前結束實習,回家鄉(xiāng)上海調養(yǎng)身體。1963年,樊錦詩畢業(yè),讓她沒有想到的是,因為敦煌急需專業(yè)學考古的人,她被北大分配到莫高窟工作。一個祖籍杭州,長在上海的江南女子只有讓自己慢慢適應大西北戈壁荒灘的生活。點油燈睡土炕,進城要走幾個小時,半夜老鼠掉到枕頭上之后,撣撣土繼續(xù)睡。
到敦煌4年后,樊錦詩與北大同班同學彭金章結婚,之后開始兩地分居。1968年,樊錦詩在敦煌生下了自己第一個孩子。彭金章從武漢趕到敦煌,已經(jīng)是孩子出生幾天以后了。陪同樊錦詩10天后,彭金章因為工作需要,又回到武漢。寒來暑往,歲月更迭,從25歲到48歲這23年時間,樊錦詩在敦煌,彭金章在武漢,聚少離多。兩個孩子也都在敦煌度過童年,之后分別送到上海、河北的親戚家寄養(yǎng),大了再送到武漢。為了保護敦煌,樊錦詩一家付出了很多。
從上世紀末開始,旅游事業(yè)高歌猛進。90年代開始,作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長的樊錦詩,就一直在推動“數(shù)字敦煌”。一方面利用數(shù)字檔案開發(fā)數(shù)字電影,使游客可以“窟外看窟”,以疏導游客減輕洞窟開放壓力,在保護的前提下有序開發(fā)旅游。而更重要的是把敦煌所有文物信息數(shù)字化,以便讓后代永續(xù)利用。在她的帶動下,敦煌的保護與研究都已經(jīng)達到國際水平。她還推動立法和制定莫高窟總體保護規(guī)劃,按百年大計,千年大計來規(guī)范敦煌保護。為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遺址保護傳承與利用作出突出貢獻的樊錦詩,2019年被授予“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”國家榮譽稱號和“最美奮斗者”稱號。
81歲的樊錦詩,現(xiàn)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,她一直還在為敦煌忙碌著。
白巖松:現(xiàn)在我來宣讀,《感動中國》組委會給予樊錦詩的頒獎辭。
舍半生,給茫茫大漠。從未名湖到莫高窟,守住前輩的火,開辟明天的路。半個世紀的風沙,不是誰都經(jīng)得起吹打。一腔愛,一洞畫,一場文化苦旅,從青春到白發(fā)。心歸處,是敦煌?!陡袆又袊?019年度人物樊錦詩。
敬一丹:如果說樊錦詩老師的故事充滿了從前,那么接下來的故事充滿了剛剛。他滿了18歲,剛剛成年,目光中還有少年的光芒;剛剛他放下吉他,那吉他好像還有余音;剛剛他給妻子孩子做了一頓熱飯……然而,一聲召喚,這些剛剛都消失在瞬間。
以上就是2019年度《感動中國》主持詞:樊錦詩,播音主持培訓班的同學可以看看該節(jié)目的主持詞,提升自己 的語言表達能力!
說明:文章內容來源網(wǎng)絡整理僅供參考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 (QQ:1624823112),萬分感謝!
官方微信
微信掃一掃
官方微博
微博掃一掃